在加拿大遇到卖家的服务令人不满意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在中国的话,买家的一般操作就是“差评和扣尾款”。
但是在加拿大可不能这样哦!切记以下三件事是不能犯的:
- 不能扣尾款
- 不能给差评,且不可在网络上发一堆指名道姓号召他人别消费的文章
- 不能收到律师信不予反馈
前不久温哥华地区的一位华裔新娘就是因为不熟悉加拿大的维权操作,不仅没有赢得官司,还反被法院判赔偿商家11.5万加元(约60万人民币)。这可相当于一套小公寓的首付款。
小编来为大家絮叨一下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为刚登陆加拿大的新移民提个醒,切忌不要犯相同的错误,造成巨大的损失!
事件起因:华裔新娘为结婚准备婚纱服务
温哥华一对华裔小夫妻准备为结婚拍套漂亮的婚纱照,高高兴兴地搜到了一家名为Amara Wedding的婚纱摄影店。
经过沟通还得知店的男主人还是位婚礼主持人,所以爽快地定下一个package,包括婚纱摄影和婚礼主持,共6000刀。
然后就回家准备婚礼。
事件经过:“一地鸡毛”新娘怒告婚纱店
每个人预期中的婚礼都是梦幻的,但到了实际举行的时候却总是一地鸡毛。
新娘表示,她要求是一个会说粤语的摄影师来拍摄婚纱照。但现场来的是一个只会普通话的女生,并且化妆师也不会说粤语。婚礼当天,工作人员还消失了40分钟,怎么都联系不上,店主人又去国外度假了。
但根据婚纱店的说法则是“从没说过要有会讲粤语的摄影师。”同时,合同上也没标注,只写了“拍照”。新娘认为当时就是瞄一眼就签的合同,也没仔细看。所以这件事就变成了“顾客以为有,而合同说没有”的罗生门。
于是,这位华裔新娘就按照国内的做法,直接拒付尾款。
那么,婚纱店老板则按照加拿大的做法,不付钱不修图,直接把婚纱照的原图传给新娘,原照片也不负责保存。
新娘看到原图更是火冒三丈,就在蜜月期间就去小额法庭告婚纱摄影店了:“完成合同,要修图,要照片!”但她不知道自己不付尾款更是不对的。婚纱店果断反诉,要求付清2500刀尾款。
与此同时,在打官司的一年时间里,新娘还在微信微博推特、Vanpeople、facebook,全网十几次发帖差评婚纱店:
“这是一家黑店,专门骗人”、“从事勒索、欺诈和不正当行为“、”引诱顾客违约、以成品为幌子提供未完成的原始照片“等等。
对此,婚纱店连发两次律师信要求删帖,却被不予理睬。(这里是重点)
北美本身就是个不流行差评的,新娘不屈不挠的曝光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婚纱店越来越难以经营。没有客人上门,店主人也不敢出门。遂而婚纱店决定反告新娘,继续打官司,要求恢复名誉,要赔偿损失。
一年的拉扯战后,法院的判定出来了。
事件结果:乱发帖子造谣反赔偿巨款
一年后,BC省的小额法庭宣告这位华裔新娘输了官司。
法官认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要求会粤语的服务,所以婚纱店在这方面有理。而另一方面,新娘没有付清尾款,婚纱店没有修图也是合理的。新娘应该付清款项。
这位华裔新娘发布恶意帖子进行攻击已经长达一两年,她在法庭上回答问题和持续的发帖数量都被法庭定义成持续的恶意。所以法官判处惩罚性赔偿,一共11.5万刀。
事件结论:不了解加拿大维权,华裔新娘犯下3个错误
在北美维权不是越能说越能赢。北美法官是“自由心证”,认为谁是credible(可信的),就认可他提供的证据,认为谁不是credible那就不太好了,自然连律师都会劝早日和解。
这位华裔新娘败诉的原因有三点:
- 指名道姓的在网上骂商家
北美国家,如果把针对一个人/公司的贬损性语言发布给第三方,造成这个人/公司的社会评价降低,就意味着诽谤。而诽谤又分为两种,第一种叫做libel,是书面的意思,起诉门槛较低,法院也只会按照有经济损失需要赔偿。第二种叫做slander,是口头的诽谤,这种起诉到法院,经济损失需要原告自己证明。所以北美人一般都是口头吐槽,不会指名道姓挂到网上去。
而新娘却用国内的处理方式曝光该商家,不仅指名道姓还设了标签,不仅让大家都看到,还有各种评论。但问题是,这个事件连新娘自己都不能证明真实性。所以无疑坐实了诽谤。
- 呼吁“谁都别去这家店”,最后这家店确实开不下去
按照以往BC省的诽谤案来说,法院判处赔偿都不会超过5万,但是这位新娘的巨额赔偿是因为法官认为她怀有持续恶意。新娘蓄意毁坏商家声誉,并且该婚纱店确实因为这个诽谤而生意一落千丈。
虽然新娘在庭上的回答非常精准,但是网上的恶意发帖都是真实存在的,法官一找一大堆帖子。从第一次发帖开始,生意就越来越差,最终倒闭。所以婚纱店的损失就由新娘承担,一共是7.5万刀赔偿。
- 收到律师信不删帖,持续恶意
这里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位华裔新娘曾受到过两个律师信要求删帖,却不予理睬,还在庭上坚持说自己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评价。为此,法官直接反手就判两笔赔偿:
收到律师信不删帖且还坚称自己说法,加重赔偿1.5万刀;在网上恶意发帖,加重赔偿2.5万刀。
法院的目的是要公众都看看,互联网不是恶意发泄的地方,更不能持续的、指名道姓的,号召他人不去消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所以,在加拿大维权要注意什么呢?
即使要给差评也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所说的事情是真实的;也不要全平台发送,甚至指名道姓恶意诽谤且长时间的发布;最重要的是,收到律师信不能不予理睬,持续自己的恶意操作。
切记在北美维权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