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日,对于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尤其是小学。告别幼儿园的生活,开始小学生涯,也就意味着孩子即将开始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学习成长。
事实上,中国的家长在教育上明显比孩子更为焦虑,他们普遍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只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能意味着成功,否则就等于输掉了进入名校获得最优质教育的机会。
正是因为家长们深知优秀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所以有不少家长选择移民国外直接让孩子接受最纯正的外国教育。
小编也碰到过很多人来询问,加拿大教育真的这么好吗?到底从小让孩子接受地道的加拿大教育,真的有意义吗?这篇文章就带大家看看在加拿大上学是怎样的吧!
- 校长和老师穿着可爱迎接新生
加拿大的开学典礼是异常热闹的,不仅是老师会在校门口欢迎到来的学生,更甚于学校的校长都会参与到迎新行列中去。有的校长还会穿着可爱的服装或是佩戴各种装饰物,然后与每一位入校的学生拥抱道早安或是互动合影。
由于加拿大每年都会重新分班,有的孩子因初入校园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导致情绪有所影响,而这种做法在缓解焦虑和陌生感的同时,还能纪念新学年的开始。
- 符合孩子年龄的教室装扮
加拿大的小学和国内小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室的布置更注重孩子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室尤为重视舒适感,课桌和黑板随意的摆放着,不同的教室适应不同的教学风格。因为学生是没有固定的教室,需要根据课程表或学校通知去到对应的教室上课,然后学生可以直接从教室获得各种资源,包括图书,文具、玩具等。
虽然这样会显得走动比较频繁,但却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独立性。而且老师也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就在学生上课的教室里摆一张小桌子来作为批改作业的地方。
- 热衷赞美孩子的老师
加拿大的小学一个年级就会换一个老师,老师的性别、年龄和个性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大环境就是以夸奖和赞美孩子为主。有的老移民会开玩笑说,每次听老师讲孩子的表现,基本全是溢美之词,甚至完全超出想象,几乎听不到直接批评的语句,不知道的还以为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在加拿大做老师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非法非常有耐心,尽量不能跟学生发火;第二个是不停得表扬学生,每天要说几十次的“Good Job!(做的不错)”。因为加拿大的学校认为师生关系直接决定了孩子是否能身心愉悦的度过每一天,从孩子走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放学期间,所享受的待遇就是被老师夸着、宠着,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的氛围。
比如像品德教育的老师,并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陌生的、不自觉的状况,让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优长,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种教化是自然而真实的。
- 鼓励走出去的教学模式
加拿大小学有很多实践课和外出游玩,尤其是低年级的出游就是真正意义的玩耍,在湖边、森林、大自然中尽情撒欢儿。
以前有位移民加拿大的妈妈在分享孩子教育的时候,说过一次非常记忆深刻的活动。她的女儿在小学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植物的种植基地。介绍了各种植物、植物的种子,还有什么虫子是害虫,还让孩子体验了一把挖土捉害虫的经历。回来时候给每个人发了一包种子,让孩子们自己种植,观察和培育。还有一次,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细菌,专门让孩子们从教室的门把手上、柜子上、桌子上采集细菌,然后在实验室通过专门的器皿来培养细菌,让孩子们隔几天观察一次,观摩细菌生长、变化的全过程。
显然,这是和国内走马观花的表面形式完全不同的,加拿大的外出实践活动更注重实用性和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到现实生活中发现好奇和未知的领域,在玩耍中自己去触摸、去实验、去感受。学校所学到的知识特别落地,是直接和现实生活、和将来孩子长大之后独立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本领。
- 直抒心意的家长会
加拿大小学每学年有一次家长会,形式也不同于国内,而是老师与每个学生家庭一对一的“开小会”。老师给到一个时间表,每个同学十五分钟左右,然后有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单独交流,有任何相关问题都可以与老师面对面直接沟通。
有的学校会提前询问家长是否需要提供普通话或粤语之类的翻译服务,以便于和老师交流,而且一般性这位翻译不是普通人,而是在当地教育局工作的专业人士。
说是开家长会,其实就是一个气氛特别轻松的聊天模式,孩子可以在教室里玩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老师就和家长对于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相互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极具加拿大风格的赞美和鼓励孩子的各方面,同时还会要家长给学校提出意见和要求,让老师和学校来解决这些问题。
-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兴趣爱好
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提倡全面发展,学校有各种运动队、合唱队、小乐队,班上的孩子至少都会一种乐器。有些学校会在小学四年级时候,等孩子的换牙期结束,开始组建乐队。长笛、圆号、长号等等乐器都会由学校免费提供,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天赋自由选择。到了后期,会有老师带领去参加各种音乐节演出,家长们这可以观摩自己孩子的表现成果。
更令人惊奇的是,加拿大的老师教授的原则是,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实力,然后等比赛告一段落,就会建议孩子们换其他乐器。这种看似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音乐学习,却明显不是国内教育的风格。
他们更注重让孩子始终抱有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多尝试不同的乐器,多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毕竟现实就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大师的可能。那么,基本的音乐素质教育培养,可以让孩子不精通也能略懂欣赏。
其实这些都不能完全囊括加拿大的小学教育的优势,但起码这里没有严肃紧张只有轻松活跃,没有攀比竞争只有平等尊重,家长和学校极少见到批评,而都是表扬和鼓励。学校倡导学生自己主导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老师和家长。
加拿大实行的是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公民或永久居民及其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全部免费教育。另外,政府对高等教育也有很高的津贴。
如果是私立中学的话,虽然费用更高,但是却非常优质,近百年来为加拿大培养了无数的知名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尤其是加拿大国际中学,基本上入读的学生都能大几率进入北美名校。而且论起费用,甚至都没国内国际学校这么贵,但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国内的。
既然家长们所求的目的都是好的教育,好的学校,给孩子更广阔的未来,那么何不在孩子最基础的时候选择移民加拿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