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户移民加拿大,期间打算去温哥华购置一套房子。可是他们看来看去,竟然越看越犹豫。一问之下才知道,除了常规买房的价格、房龄、户型、明亮度、内部装修、交通便利程度等必考虑的条件之外,他们特地加上了“学区房”的要求。
这一下,似乎问题变得愈发复杂了。
客户疑惑,这有什么难度,国内不都是以学区房为最主要考虑条件的吗?
在加拿大,一般分小学、初中、高中。其中,小学是密度最大的,几乎15分钟之内的路程都会有个小学,甚至有的片区房子周围有两三个小学也不足为奇。初中再少一点,而高中数量会更少,或许整个学区也就几所。找“学区房”,是要小学、初中、高中哪个学校的,首先就成了一个困扰问题。如果想三者兼顾,再把常规选房的条件加入,就变得难度更大了。
对于加拿大没有“学区房”这一说,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刚听说,都感觉非常诧异。下面我们来为大家说明白。
为什么说加拿大没有学区房呢?因为加拿大没有国内的所谓“学区”。
加拿大是三级政府,没有所谓的全国教育部,由各省教育厅管教育。教育厅直接管理各学区的教育局,然后各学区教育局会有数字编号代码,比如温哥华市教育局是SD39。
学区是行政划分,按照学生/人口数量,一个城市分为几个学区,或者几个城市合为一个学区,由学区教育局管理(school board)。加拿大的学区划分原则和国内基本一致。公立学校通常都按“划片归口、就近入学”来定学区。也就是说,两边的都是住在哪个学区,就自然报名入读那个学区对应的中小学。有点类似于“一盘棋”的管理模式,所以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比较小。
教育局管理本学区的K(学前班)到12年级的基础教育,以及和学校、学生、教学有关的事务。包括资金发放、老师调配、资源协调、学校建设、冬天铲雪夏天割草等等。每个学生的教育经费由教育厅统一拨付,由教育局统一定期调配教师、校长,学生教育经费均等的情况下,自然学生们受到的教育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另一个保障“教育均等”的原因是没有考试。无论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或小升高(很多学区是K-7是小学,8-12是高中)、高中升大学,常规班都没有考试。完全是就近申请入学。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加拿大教育资源比中国平均的原因所在了。
除了“学区”概念,新移民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呢?
既然国内的所谓“学区房”在加拿大不存在之后,那么作为新移民登陆加拿大之后,首先要选择居住的城市,再按照价格、建造年限、街区规划等等选区域,之后选自己心仪的房子。当然,买房、验房的过程都应该找专业的人士,比如买房找靠谱的经纪,验房时找信得过的验房师,以免发生后续一系列的麻烦。
购置房产应该考虑周围的人文环境,比如从城市文化、周围居民收入等方面入手。要知道高房价的地方,其居民对的收入也不会低。因为这一点与地税有关,房价的高低是与每年缴纳的地税有关。可能5000元地税对于年收入十万的家庭来说也许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年收入不到的家庭绝对不是小问题。城市文化方面,不难理解,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如列治文几乎都是华人了,遍地中餐馆,繁华热闹;大温地区的首府本那比,则老城市里老居民多;素里就地广人稀,更适合那些寻求安静的人,喜欢高密度城市生活的人肯定就不会适应。这些城市的特点是极为显著的,挑选城市和地段时候,是很容易识别的。
最后,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列出了最受华人家庭喜爱的五座加拿大城市:
1、多伦多(安省)
加拿大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在创新、健康、安全和贸易领域也十分突出。此外,多伦多是全加拥有最多加拿大私人信息技术(IT)公司的城市,仅次于纽约和旧金山,排名北美地区第三。
2、维多利亚(BC省)
被称为“加拿大最浪漫的城市”、“全球15大友好城市”,以低房价、适度的生活开销指数、强大的购买力和超高的安全指数吸引大家。
3、渥太华(安省)
加拿大的首都,常年在加拿大十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榜单。因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大多服务于联邦政府,所以素质极高,城市环境非常的好,收入水平也常年在加拿大全国名列前茅。
4、蒙特利尔(魁省)
加拿大的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高科技之城。包括加拿大贝尔(电讯),庞巴迪公司(航空和运输),加拿大航空,加拿大国家铁路和加拿大国家银行都坐落在这里。
5、温哥华(BC省)
这座城市不仅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大的,也是是最多民族和语言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尽管房价超高,但仍不影响温哥华成为第一个连续五年跻身全球前十名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移民加拿大之后顺利开展生活,住房问题尤为重要。当然作为加鼎的申请客户,自然不用为这些问题担忧!
加鼎和加拿大当地知名的房产物业公司都有紧密的联系,无论是房屋租赁还是房屋买卖,所有通过加鼎成功移民登陆加拿大的客户,都能够享受到加鼎一系列的安家服务!